(吉隆坡31日訊)台灣暢銷養生作家吳清忠建議要活得健康的人,就要做到養生兩件事——養氣血與排垃圾。
他解釋,所謂的養氣血,就要改變生活三個習慣,分別是早睡(晚上10時前要如睡)、敲膽經及進食時細嚼慢嚥。
“而排垃圾,就是要勤於梳頭與推背,把體內的毒素通過經絡排出體外。”
他是在“第九屆海外華文書市”主講一項名為“現代人應有的養生觀”講座時,這麼指出。
靠自愈機制修復身體
現年64歲的吳清忠,自言不是醫生,但在50歲那年因職業積勞而惹出一身病,因而提早退休治療,隨後專心專研中醫20年,研究出自己一套養生理論。
他說,中醫是從人體設計者角度去看病,而西醫則從人體使用者去看病,所以中醫是靠推拿、睡覺、改變生活習慣去治療,過程中康復不靠藥物,而是靠身體的自愈機制來修復身體。
他以痛風為實例,關節長出尿酸結晶是因過度勞累、睡眠不足及飲食不當導致,身體會自然充水到痛風關節把結晶沖散,通過尿液排出。但西醫卻會給病人服用類固醇,雖然很快可把痛風排掉,但之後會復發,當結晶越來越大粒時就動手術切割,這種療法是錯誤的,很多小病都是如此。
養氣血 排毒素
他指出,大部分慢性病都是長久累積,只要調整氣血,改變生活習慣,很多慢性病就可以不藥而癒。
“調整氣血,就需要造血,而造血的第一個需要做到早睡、吃飯細嚼慢嚥,然後敲膽經,以促進膽汁分泌,幫助消化。身體要排毒,就要經常梳頭及推背,因為頭部與背部有很多經絡,經常按摩可以協助把毒素排出。”(星洲日報‧大都會)
留言列表